您好,欢迎来到逸睿芯城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门资讯

MCU出现结构性短缺 热土热点一目了然

2021-12-28 10:36:53


    随着MCU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市场开始向各个新兴领域延伸,世界的半导体大厂都在大力开拓MCU业务,使得今年MCU市场整体大幅增长。2025年世界MCU市场规模有望达229亿美元,成为很具潜力的芯片细分产品类型之一。

    世界MCU市场规模将大幅扩大

    MCU是2021年世界缺芯焦点之一,尽管各大半导体厂商持续扩大产能,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不同芯片品类互相争抢产能的影响,仍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市场的供应需求,因而成为很具潜力的芯片细分产品类型之一。根据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中心高等咨询顾问池宪念的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世界MCU市场规模同比下滑到175亿美元,2021年预计将有明显增长,到2025年世界市场规模有望达229亿美元,2020年—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8%。

    MCU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2020年世界MCU市场中汽车电子、工控、消费电子、医疗健康占比分别为35%、24%、18%和14%。其中,MCU在汽车与物联网(IoT)领域的应用很为广泛。在汽车领域,传统汽车要用到几十颗MCU,而在汽车自动化、电动化发展趋势下,电子电气架构重构,MCU数量需求不断增加。MCU具有“低功耗 安全 经济”特性,符合IoT设备要求,未来IoT设备市场的增长有望带来MCU增量需求。

    华润微电子集成电路事业群研发副总经理罗先才指出,MCU市场整体走势短期内仍将维持,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缺芯现象导致下游厂商采取较为激进的备货策略,促使行情延续。此外,随着世界碳中和目标的相继推出,对新能源车节能减排、绿色、健康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因而保障汽车电子、工控等应用需求长期存在。

    中国MCU市场增速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本土MCU在中国整体市场占有率不到10%,有极大的增长空间。池宪念表示,与世界MCU市场在汽车电子领域市场占比很大的格局不同,中国MCU占比很高的是消费电子领域(26%),其次是计算机网络(19%),工业与汽车MCU占比较低,低于世界水平。未来,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加快和造车新势力的不断出现,将持续带动汽车领域MCU的提升。此外,受益于庞大下游制造业增长,包括家电产品、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以及覆盖千行百业的工业产品,未来中国MCU市场的增速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罗先才指出,供需关系目前虽略有缓解,但国内主流MCU代工仍然吃紧,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在存储器技术上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美国在高可靠嵌入式存储技术授权方面对部分大陆代工厂商的限制,使得未来国内在发展高可靠高性能MCU所需要工艺制程的产能上,仍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吃紧。

    汽车仍是MCU很具有潜力市场之一

    对于未来MCU市场将有何发展趋势,池宪念表示,汽车MCU是未来很具潜力的市场之一。我国作为汽车制造大国,对汽车半导体需求旺盛。随着我国各大汽车厂商的发展,汽车领域MCU市场将迎来持续增长。

    瑞萨电子中国汽车电子事业部副部长赵坤表示,汽车电子无疑仍是接下来的一个应用热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这个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新能源汽车因为没有太多旧技术的牵绊,可以更好地采用新一代的电子电气架构,域控制器能够直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中。域控制器的使用将对MCU提出新的更高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产品更快迭代。智能驾驶对MCU在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用户要求MCU能够进行更多的实时计算。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也在2021第十六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表示,MCU是今年汽车芯片短缺情况下很为缺少的芯片类型。尽管目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MCU的供给,但控制类芯片仍然是短缺的类型。相比于消费级和工业级MCU,车规级MCU对工作温度、交付良率、工作寿命的技术壁垒更高。

    集成化、跨域融合、车载中央电脑、车载云计算等需求,将需要更多的重心处理器,32位MCU的市场占比逐年上升,车规级MCU单值将呈倍数级增长。

    企业代表谈MCU市场前景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21年MCU市场供不应求,原因诸多,既有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局部市场需求变化剧烈,特别是以远程交流为载体的手机、笔电等市场变化剧烈,使得原有的半导体供应链关系平衡被打破。总体来看,市场对MCU需求趋于增长态势。从结构上看,呈现几个不同发展特征:一是智能化、联网化趋势明显,新冠肺炎疫情绵延起伏从深层次推动市场需求向智能化发展,直接带动MCU市场需求扩大。二是本土化是趋势,尤其在近一两年内,国内芯片厂商获得比较好的市场导入窗口与上量窗口,也获得比较好的发展机遇期。三是随着供需结构的内在调节,包括半导体产能的扩充与调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逐步进入供需平衡状态。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