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宣布,将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方式,推动自动驾驶部门Mobileye于2022年年中在美国独立上市。自2017年英特尔收购以来,Mobileye营收大幅增长,从2016年底的略高于3.5亿美元,到2020年底接近10亿美元。
Mobileye在ADAS(高等驾驶辅助系统)领域占据近70%的市场配额,然而越来越多的芯片大厂开始推出ADAS芯片;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采用深度学习路线的自动驾驶芯片在业内掀起浪潮,科技企业、新兴企业向L4级别自动驾驶集中火力。Mobileye面临多重挑战,未来存在不确定性,英特尔在此时推动Mobileye独立上市,可以获得更多资方的关注,提高Mobileye的开放性,巩固市场地位。
自动驾驶赛道竞争激烈,Mobileye市场动荡
Mobileye是一家来自以色列的自动驾驶公司,由希伯来大学教育Amnon Shashua创建于1999年。起初公司聚焦于单目视觉系统,也就是仅使用摄像头和处理器上的软件算法来检测车辆。在那个年代,自动驾驶业内大多数公司专注在硬件或软件的单一层面设计,Mobileye高层于2001年组建SoC设计团队,开始自研芯片,开启了自动驾驶领域“软硬协同设计”的先河,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相当激进甚至冒险的决定。
Mobileye从2001年开始自研Soc芯片,2007量产首款芯片EyeQ1后,拿下宝马、通用和沃尔沃等车企订单,出货量持续上涨,在ADAS领域独占鳌头多年,市场配额一度接近90%。此后,英飞凌、英伟达、瑞萨等一批芯片厂商陆续推出ADAS芯片,与Mobileye展开竞争。2012年以后,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开始引发广泛关注,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自动驾驶业界刮起“L4级”风潮,谷歌、苹果、百度等头部 科技企业纷纷入局;我国地平线、黑芝麻等自动驾驶AI芯片公司影响力开始显现,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从Mobileye 四代产品EyeQ4改装地平线征程三。芯片巨头企业的追赶、新型技术的爆发以及造车新势力的成熟,开始对Mobileye的市场地位发起挑战。
在多方压力之下,Mobileye依然坚持自有技术路线,希望通过扩大经营的路线抓紧市场。然而,Mobileye在技术上的怠慢,给了芯片大厂、新兴企业超车的jue佳机会,自2014年以后,Mobileye芯片出货量年增长率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 ADAS领域曾经的霸主开始慢慢掉队。
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王显斌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随着软硬件解耦分离和更高的自动驾驶性能迭代要求,Mobileye公司提供的“黑盒”技术方案,即数据算法掌控在Mobileye手里,不利于整车厂拿到重心数据,满足快速的OTA数据迭代,优化技术系统,使得原有的特斯拉、宝马等车企客户纷纷抛弃该解决方案,特斯拉选择自研FSD,宝马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将采用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同时面临英伟达、地平线等公司的挑战。
增强竞争实力,巩固市场地位
2017年,英特尔收购Mobileye后,Mobileye芯片出货量年增长率开始出现小幅回暖,不过在2019到2020年间,再次出现大幅下滑。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Mobileye是否能够延续自身的ling导者地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仍存在不确定性。英特尔选择在此节点将Mobileye独立上市,可以降低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退出早期的投资,获得丰富的投资收益。
“剥离Mobileye出来独立上市,重心能够通过引进外部略投资者进一步优化公司(mobileye)组织管理体系,打造更加开放的供应合作模式,满足车企需求和应对挑战。”王显斌对记者表示,在当下智能汽车发展浪潮下,Mobileye独立上市能够获得更高的估值,获取更高的资本,满足公司打造ADAS到 无人驾驶更完善的产品线和投资布局更多高性能传感器,如高精地图、激光雷达等产品,提供更加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线。此外,英特尔本身也面临业务转型的需求,亟需更多细分市场转型的挖掘。
鹿文亮认为,从财务投资角度来说。近年辅助驾驶功能快速发展,新车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快速提升。Mobileye被英特尔收购后,营收大幅度增长,目前估值约为500亿美元,处于历史新高。但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出现了多条技术路线,Mobileye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并且发展迅速。
从业务发展角度来看,业内普遍认为Mobileye的解决方案偏向于封闭,算法和解决方案的开放程度不足,难以适应需要快速迭代的高等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需求。目前,高等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纷纷采转向自研或者其他合作伙伴,Mobileye自身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步丧失。Mobileye独立上市,有望引入多方投资者,增加企业应对市场的敏锐性,提升Mobileye对外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