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席卷既为本土存储厂商带来红利也带来若干争议。一个经典问题是,若国潮红利消退,厂商能否取得良性发展。
国内LX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国科微,基于自有控制器芯片开发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固态存储产品。2021 年中国闪存市场峰会 CFMS2021 期间,国科微存储事业群行业产品部总经理田达海接受《问芯Voice》等媒体采访并表示,国产存储红利退潮这一表述并不准确。党政办公市场只是一小部分,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出台后行业市场国产化提速,存储市场可以说是“天亮了”。
田达海认为,未来国内势必会涌现几家有代表性的固态存储企业。国科微将积极推动固态存储产品在金融、能源、电力、轨交、水利等百行百业的拓展,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同时,公司也在布局嵌入式高端市场的研发,预计在这一领域花费 3~5 年时间追赶国际DJ玩家。
下一阶段发力企业级产品
国科微的固态存储产品在过往经历两个阶段。2013 年开始,国科微组建存储控制器芯片团队,陆续推出高端固态存储控制器芯片 GK21 系列、通过国密国测双RZ及自主原创RZ的存储控制器芯片 GK2301 系列、国内首款全国产固态存储控制器芯片且通过国密国测双RZ及自主原创RZ的 GK2302 系列。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放心,国科微从 2018 年着手固态存储领域,转向“芯片 盘片”双引擎的商业模式,推出覆盖行业类、工业类和通用市场四大系列固态硬盘产品和嵌入式存储产品。当前,国科微存储已经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基于自有控制器芯片开发固态存储的企业。
据介绍,下一阶段国科微存储将在企业级产品上发力,重点布局嵌入式存储产品的研发。田达海指出,公司的桌面级产品,不管是从产品性能还是技术水平均已和国际大厂相媲美。未来,会花费 3~5 年的时间在更加高端的市场实现追赶。
坚持差异化路线,无惧外部环境变化
2020 年,国科微存储推出DY款全国产固态硬盘时首创“固态硬盘?中国设计”的概念。伴随十四五规划出台和各行业国产化提速,公司今年推出新概念——“固态存储?中国设计?赋能百业”。,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同为金融、教育、医疗、电信、轨交、水利等百行百业的国产化基础设施转型赋能。
田达海介绍,不管是“固态硬盘”还是“固态存储”,WY不变的使命是——“中国设计”。首先,公司的固态存储产品均采用国科微自研的控制器芯片。
田达海强调,今年 SSD 短缺的重要原因是主控芯片不足,而国科微采用自研主控芯片且提前一年下单,因此缺芯潮对国科微存储的波动几乎可以忽略。
其次,国科微自研 NANDXtra 可靠性引擎和 NANDSafe 安全引擎两大HX固件,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颗粒的使用寿命。
第三,国科微与国内颗粒厂商长江存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长期供货协议并且获得长江存储授权的钻石级合作伙伴;ZH,国科微还推出固态硬盘管理软件 Storage Box,可以在线升级,实时检查盘内的数据情况,保证数据安全。
“中国设计的主控”、“中国设计的闪存”、“中国设计的固件”、“中国设计的应用软件”当这些在中国生态下应用时,便实现了真正国产化,这也是国科微存储一直坚持的道路。田达海还透露,从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国科微在国产存储市场已居于DY梯队。
田达海表示,国潮来袭实际上为国产存储厂商赢得了时间优势。公司坚持走差异化路线而非低价路线,而是将国科微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转化成了产品差异化的能力,即使国潮消失也不担心失去市场地位。他也展望,跟随赋能百业的新战略,公司逐步丰富产品品类,并Z终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